一、工程监理的核心职责
根据《建设工程监理规范》(GB/T 50319-2013),监理单位需履行“三控两管一协调”职责,即质量控制、进度控制、投资控制、合同管理、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。其中,**质量控制**是监理工作的核心,主要包括:
1. 材料验收:严格审核进场材料合格证、检测报告,对钢筋、水泥等关键材料进行见证取样;
2. 工序检查:对隐蔽工程(如地基处理、管线预埋)实行旁站监理,确保符合设计规范;
3. 验收管理: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,组织参建方进行联合验收,不合格工序责令整改。
二、施工阶段常见质量问题与监理对策
1. 问题一:材料以次充好
- 案例*:某项目监理发现施工单位试图将非标钢筋混入现场,立即要求退场并留存影像证据。
- 对策:建立材料台账,实行“进场—检测—使用”闭环管理。
2. 问题二:施工工艺不达标**
- **案例**:混凝土浇筑时未按规范振捣,监理通过旁站记录提出整改,避免后期开裂风险。
- **对策**:编制《监理实施细则》,明确关键工序控制点。
3. 问题三:分包管理混乱**
- **对策**:审核分包单位资质,要求总包单位落实技术交底责任。
三、提升监理效能的建议**
1. **技术赋能**:推广BIM监理平台,实现施工过程可视化追溯;
2. **人员培训**:定期组织监理工程师学习新规范(如《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》GB 55032-2022);
3. **责任强化**:建立监理考核机制,将质量隐患与个人绩效挂钩。
四、结语
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,监理人员需以规范为准绳、以数据为支撑,切实发挥“工程卫士”作用。未来,随着智能建造技术的发展,监理行业也需与时俱进,通过标准化、数字化手段提升监管水平。